賈元春金陵十二釵之一,賈府四春之首。是以上問題紅樓夢網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
「薛小妹新編懷古詩」。要不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薛寶琴在「暖香塢雅制春燈謎」,一不小心就從去過的地方撿了十處景色,做了十首燈謎。借古喻今猜俗物。
前文我們粗略統計了十首懷古詩,是除了薛寶釵和巧姐以外的金陵十二釵眾人的命運。由本文開始再延展一下,對每首詩做一番詳細解讀。
關於謎底只能說盡量去猜測,準確與否不做主要解讀。本文主要結合懷古詩與人物關係,作一點「推理」解讀,是不是,見仁見智!
赤壁懷古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載空舟。
喧闐一炬悲風冷,無限英魂在內游。
《赤壁懷古》這首懷古詩,影射的是賈元春。
薛寶琴幼年隨著父母哥哥遊覽天下名勝,赤壁古戰場不可不去。這首詩就根據赤壁之戰作了描寫。
蘇東坡曾經也在赤壁發出傳誦千古之音: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 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詠赤壁之戰最好的詩詞。薛寶琴這首詩比不得先賢,但作為燈謎則頗為巧妙。
「赤壁沉埋水不流,」赤壁之戰極為慘烈,戰船、士兵、兵甲沉埋水中,阻斷了江水的流淌。
「徒留名姓載空舟。」徒留將士名字陪伴著空無一人的舟船,隨波逐流。
「喧闐一炬悲風冷,」大戰激烈時,士兵們紛亂嘈雜的喊聲,隨著一把大火付之一炬過後,越發顯得風冷而悲愴。
「無限英魂在內游。」無數失去生命的英魂,在江水裡遊蕩。
關於《赤壁懷古》的謎底歷來頗多爭議。有人說是「走馬燈」,有人說是出殯時的法船或者棺材。
走馬燈還算有可能,出殯的法船、棺材絕無可能。畢竟春燈謎不會如此不吉利!
走馬燈的話又似乎與前面林黛玉的燈謎有衝突。其實這首《赤壁懷古》的燈謎謎底,本人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應該是「河燈」。
古人在初一、十五會有放河燈祭奠亡魂的習俗。尤其在三月三、乞巧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和八月中秋,更是會大規模放河燈。
每一盞河燈代表過人對故人的追思,也就承載著一個亡魂的名字。河燈一多將河面阻塞,彷彿將河水截斷。千盞河燈也彷彿赤壁之戰被點燃的戰船一般壯觀。
所以,「赤壁懷古」的燈謎是河燈,又契合上元佳節春燈謎的第一首點題之作,可謂極為恰當。
而且,賈元春的生辰又是正月初一,古來江南也有放河燈的習俗。尤其乞巧節,又對應了賈元春省親時點的四出劇目之《乞巧》,被脂硯齋評語[〈長生殿〉伏賈元春之死]!
這是《赤壁懷古》為賈元春伏筆的第一個線索。
第二個線索,源於赤壁之戰的實際情況。
赤壁之戰是曹操親率百萬大軍伐吳,本想一統天下卻被周瑜火燒連營打得大敗而回,差點在華容道丟了性命。當然,這是《三國演義》的情節。
不過蘇軾的《念奴嬌》追憶的是「三國周郎赤壁」,薛寶琴卻說「無限英魂在內游」。從意境上,《赤壁懷古》透著悲涼沉鬱的氛圍,伏筆了賈家被抄家的悲涼!
漢末天下大亂,彼時曹操、孫權、劉備割據一方,名義上仍是漢朝臣子。曹操發動赤壁之戰,孫權聯劉抗曹,火燒曹營大敗曹操,自此之後三分天下大局定鼎。
赤壁之戰的本質還是內亂!曹操為私利討伐孫劉,不談勝敗,就是《季氏將伐顓臾》,孔子說其為不義之戰,「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赤壁之戰也是「相逢」!曹操與孫權劉備的內部利益鬥爭,相當於皇帝與賈家的矛盾不可調和。賈元春一如是「小喬」,也如犧牲的無辜兵士!
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也有一首歌詞云: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
三春爭及初春景,相逢大夢歸。
賈元春的判詞圖畫極為重要,具體有這麼幾種解釋。
「弓」代表三層意思。一,通「宮」,預示元春賢德妃的身份。
二,通「軍事」,「弓」主戰爭和軍事,與「相逢」對應。
三,通「鳥盡弓藏」。賈家世襲是皇帝。將賈家抄家又是皇帝出爾反爾。
「鳥盡弓藏」預示賈家被抄家是皇帝算計,無論他們是否犯重罪,都難逃一劫!
第四回出場的馮淵通逢冤,暗示賈家抄家是被人設計陷害、逢冤受難!
「香櫞」的變種是佛手,代表福壽。香櫞卻不具備這層吉祥隱喻。注定元春沒有福壽。
香櫞內心酸、苦、澀,是「心有不甘」的體現!
我們總說焦大是賈家的具象,預示賈家盲目「驕狂自大」!
賈家自恃有功之臣,對新皇帝不忠不順不放在眼裡,一如焦大藐視賈敬、賈珍、賈蓉等主子一般。
焦大會「醉罵」,在於他「心有不甘」。憑什麼我有那麼大功勞,有好處不給我,還支使我幹一些沒好處的活,被不如我功勞大的賴二呼來喝去……
焦大年老好吃懶做還驕狂自大不順從,賈珍一家對他也是「心有不甘」。憑什麼我是主子,還要被這老奴才看不起,肆意謾罵,束手束腳?
焦大與寧國府的矛盾不可調和,就像賈家與皇帝的矛盾不可調和,雙方都心有不甘。
寧國府眾人礙於焦大功勞,不斷不斷忍讓。直到遇到殺伐果斷的王熙鳳行霹靂手段,直言要「打發了這無法無天的奴才」。就像前幾代皇帝都能容忍賈家,直到這一代皇帝雄才大略,一舉抄了賈家!
焦大曾經有功,但對這一代主子無功有害,將他「打發了」才會一了百了。賈家抄家就是因為他們對這一代皇帝來說無用而有害!
當然,賈元春也同樣「心有不甘」!她早年被迫送入宮裡不得寵,就算晉陞賢德妃也是皇帝礙於賈家權勢,不得已的暫時妥協!元春無寵,生活不快樂,她省親回家哭哭啼啼,都是在宣洩滿心委屈!
《赤壁懷古》這首詩借由赤壁之戰的「不義」,講述了賈家與皇帝的權力鬥爭對賈元春的影響。
賈家自己不努力,只想憑借一個女兒就當皇親國戚,坐享其福。
皇帝則通過賈元春麻痺、試探賈家的忠心。賈家終究不堪為皇帝所用才會慘被抄家。
脂硯齋說[長生殿伏賈元春之死]。暗示元春與楊貴妃一樣,死在一場類似馬嵬驛之變的衝突之中。「相逢大夢歸」,苦的是夾在中間的賈元春。「大夢歸」預示的就是元春之死。第三個線索就在元春的判詞中。
需要注意的還有「榴花開處照」這一句。
「榴花」典出東吳孫權的皇后潘淑。孫權寵愛皇后潘淑,為其修建榴環台,並立潘淑的兒子為太子。後世將潘淑尊為五月榴花神。
孫權晚年病重,潘淑為讓兒子繼位捲入皇權之爭。一天夜裡突然被幾個宮人縊死。後世猜測是孫權派宮人縊死了潘淑,避免「子少母壯」影響朝政。
潘淑被縊死,楊貴妃被縊死,預示賈元春也是被縊死。
潘淑之死發生在赤壁之戰後。主角還是「東吳」孫權!是作為《赤壁懷古》影射賈元春的又是一條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