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紅學家俞平伯 - 紅樓文化

站內查詢

關鍵詞:

紅樓文化

著名紅學家俞平伯

 

            著名紅學家俞平伯

 

    俞平伯(1900-1990),名銘衡,我國著名的詩人、學者、紅學家。祖居德清東門城外烏牛山麓埭村,生於蘇州。1919年底畢業於北京大學文科。1922年,他的著作《紅樓夢辨》完稿,次年出版。1925年起,歷任燕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大學中文系講師、教授、系主任等職。1946年任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

    1952年,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成立,他擔任研究員。年底,出版論著《紅樓夢研究》。第二年,北大文研所併入中國科學院,他任文學研究所古典文學研究研究員,校勘《紅樓夢》。1954年,他的《脂硯齋紅樓夢輯評》出版。同時,《紅樓夢簡論》在<新建設>3月號上發表。9月1日,《文史哲》第九期發表李希凡、藍翎<關於《紅樓夢簡論》及其他>的論文,對俞平伯提出了批評意見。10月16日,毛澤東同志給中央政治局同志和其他同志寫了<關於《紅樓夢》研究問題的信>。23日,《人民日報》發表鍾洛的文章<應該重視對《紅樓夢》研究中錯誤觀點的批判>。1956年,他被定為一級研究員。1958年,他《紅樓夢八十回校本》出版。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他家被抄。人被關進牛棚挨鬥。1969年11月,和夫人隨中科院文學研究所下放到河南羅山干校。1971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提前從河南干校回京。1975年10月1日,應周總理邀請,出席國慶招待會。會後不久,由於過度興奮和激動,突然中風,患腦血栓而偏癱。1980年7月30日,中國紅樓夢學會成立,他被聘為顧問。1988年1月20日,首都各界知名人士舉行紀念會,慶賀俞平伯從事學術活動65週年。中國社會科學院院胡繩在紀念會上講話,充分肯定了他65年來在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的建樹。

    俞平伯先生分別被選為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四屆、五屆、六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五屆、六屆委員。他還參加第一、二、三、四屆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當選為全國文聯委員、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委員。

    耄耋之年,俞老還用顫抖之手,為故鄉揮毫。1980年,為德清縣教師進修學校題寫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10個大字。1983年,為故里所在地城關中心小學題寫校名,還題寫了「業精於勤」條幅勉勵家鄉少年兒童刻苦學習,早日成才。1989年又為《德清縣志》題籤。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