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三姐是尤氏繼母和前夫的女兒,尤二姐的妹妹。以上問題紅樓夢網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
《紅樓夢》中有不少愛情悲劇,除了讀者熟知的寶黛愛情,還有一場愛情的悲劇意味也十分濃厚,那就是遊俠柳湘蓮和尤三姐的悲劇,這場悲劇撕扯著很多讀者的心——如果說寶黛愛情的悲劇是必然,那柳、尤二人的悲劇似乎有偶然的嫌疑,這更加強了這段愛情的悲涼意味。
《紅樓夢》第66回「情小妹恥情歸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門」,尤家人開始為尤三姐謀劃親事,尤三姐卻直言自己早已相中了柳湘蓮,非他不嫁,書中這般記:
二姐笑道:「說來話長。五年前,我們老娘家裡做生日。媽和我們到那裡與老娘拜壽。他家請了一起串客,裡頭有個作小生的,叫作柳湘蓮,她看上了,如今要是他才嫁。」——第66回
從二姐的話中,我們可以得知很多關鍵信息:其一,尤三姐心中早有所屬,立志非他不嫁,這個人就是柳湘蓮;其二,尤三姐相中柳湘蓮的時間節點很有趣,是在五年前。
這個故事立足表面來看,還是很令人感動的,一位癡心女子找到了自己的愛情,苦苦等了五年之久,並立志非他不嫁,若不能嫁他,寧願剃光頭髮去當尼姑......
但若是拋開這種感性心理,再看尤三姐的所作所為,就會發現一個很矛盾的問題——尤三姐既然早已在五年前就相中了柳湘蓮,為何在這五年間卻持續犯生活作風問題,跟賈珍、賈蓉等人廝混在一起呢?
遠的不說,單看第65回「賈二捨偷娶尤二姐,尤三姐思嫁柳二郎」,就曾記載了尤三姐跟賈珍的曖昧關係,這一點《紅樓夢》寫得很是露骨:
當下四人一處吃酒。尤二姐知局,便邀她母親說:「我怪怕的,媽同我到那邊走走來。」尤老也會意,便真個同他出來。只剩小丫頭子們。賈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臉,百般輕薄起來。小丫頭子們看不過,也都躲了出去,憑他兩個自在取樂,不知作些什麼勾當。——第65回
彼時尤二姐已經嫁給了賈璉,故而躲著賈珍,讓妹妹尤三姐「接待」賈珍,這足以說明賈珍、尤三姐之間的關係必然稱不上乾淨二字,亦旁敲側擊暗示出二姐、三姐之無限前事。
而到了第69回「弄小巧用借劍殺人,覺大限吞生金自逝」,此時尤三姐已死,尤二姐又被王熙鳳騙進大觀園中百般折磨,夜間入睡,尤三姐托夢給尤二姐,期間亦曾提到了當年的淫奔浪蕩之舉:
夜來合上眼,只見她小妹子手捧鴛鴦寶劍前來,說:「姐姐,你一生為人心癡意軟,終久吃了這虧。休信那妒婦花言巧語,外作賢良,內藏奸狡。她發恨定要弄你一死方罷。若妹子在世,斷不肯令你進來;即進來時,亦不容她這樣!此亦系理數,應然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喪倫敗行,故有此報。」——第69回
此處尤三姐說得明明白白: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喪倫敗行,故有此報。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尤二姐、尤三姐當年都曾跟賈珍、賈蓉有過非正常關係,她們後來的悲劇報應正由此而發。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回過頭再看尤三姐的愛情誓言:我五年前就相中了柳湘蓮,非他不嫁。這番話就顯得格外虛浮,既然你已經心許柳湘蓮,為何期間還跟賈珍、賈蓉廝混,將自家名聲搞臭?
如果我們立足這種傳統價值觀的角度,就會覺得尤三姐不但不值得可憐,反而應該批判她,因為她幹的這些髒事實實在在擺在這裡,無可辯駁。
但作者曹雪芹不是一般人,他秉承仁人心性,對尤三姐的悲劇命運給予了理解,這也是《紅樓夢》思想內容之深刻遠超其他同類小說的原因所在。
尤三姐的確與賈珍、賈蓉有過不潔關係,但尤三姐主觀上是痛苦的,她內心深處並不願意淪為這些人的玩物,正如尤三姐的話:咱們金玉一般的人,白叫這兩個現世寶沾污了去,也算無能。可在男子本位主義下的封建社會,她不得不妥協,她的失足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同時,細按《紅樓夢》中細節,尤三姐是有反抗的,不過她的反抗顯得很另類,《紅樓夢》第65回,賈珍偷偷前來花枝巷,其目的是為了調戲尤二姐、尤三姐,不料賈璉中途回家,於是大家一處飲酒,期間尤三姐行為放蕩,竟將賈珍、賈璉兩人給鎮住:
尤三姐說著,自己綽起壺來,斟了一杯,自己先喝了半杯,摟過賈璉的脖子來就灌,說:「我和你哥哥已經吃過了,咱們來親香親香,」唬得賈璉酒都醒了,賈珍也不承望尤三姐這等無恥老辣。弟兄兩個本是風月場中耍慣的,不想今日反被這閨女一席話說住......自己高談闊論,任意揮霍,灑落一陣,拿他弟兄二人嘲笑取樂,竟真是她嫖了男人,並非男人淫了她。——第65回
尤三姐的反抗方式很極端,卻和她的個性完全吻合:你們不是希望我成為你們的玩物嗎,那我就徹徹底底放開了玩,但不是你們玩我,而是我玩你們。
賈珍、賈璉兄弟倆雖然好色,但也是要面子的,他們只敢偷偷摸摸進行,不敢太過聲張。尤三姐就利用兩人的忌憚心理,當著眾人的面兒,又是陪大姐夫賈珍喝酒,又是要跟二姐夫賈璉親香,將他們心中的不堪統統擺到明面上來,登時將賈珍、賈璉兩人的酒都嚇醒了。
但尤三姐這種「不是男人玩我,是我玩男人」的做法,終究是無可奈何之舉,她但凡有點別的辦法,都不至於採取這種抵抗方式。
尤三姐希望選擇柳湘蓮當自己的伴侶,站在寫實角度來講,跟愛情沒有太大關係——尤三姐只不過當年在戲檯子上見過柳湘蓮一面,兩人沒有絲毫其他交集,如何能延伸出愛情的萌芽呢?
柳湘蓮乃是遊俠,他的思想開放程度應該是高於其他人的,所以在尤三姐的想像中:如果這個社會中還有好男人願意接納自己,那麼一定是柳湘蓮這樣的人,這才是她非柳湘蓮不嫁的深層心理。
可尤三姐沒有想到的是,柳湘蓮一聽聞她是寧國府的人,就斷定她不是個正經人,立刻來到尤家悔婚,至此尤三姐萬念俱灰,她最終的希望也破滅了,只能一劍抹脖,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一個絕世女子就此消逝,真真是:揉碎桃花漫地紅,玉山傾倒再難扶。
很多論者覺得尤三姐之死有偶然性,她死之後,柳湘蓮痛哭不已,深感誤會了三姐。如果她能坐下來向柳湘蓮好好解釋一番,或許能成就一段美好姻緣,其實不然,尤三姐的死看似偶然,實則是必然。
在當時的境況下,尤三姐要想證明自己,唯有一死,其他的言辭不會產生任何實際效用,反而會讓柳湘蓮覺得她巧舌如簧,乃淫奔無恥之徒,不屑為妻,尤三姐也正是看到了這一層,才會不進行任何解釋,直接以死來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