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17回主要內容是什麼概括
第十七回的題目是: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開始,秦鍾既死,寶玉痛哭不已,李貴等好容易勸解半日方住。寶玉深深痛悼秦鐘。
賈政自謙自幼於花鳥山水題詠上就平平,如今於怡情悅性文章上更生疏;因聞塾師贊寶玉有對對聯的歪才情,便帶他進園擬匾。
寶玉一心只記掛著裡邊,又不見賈政吩咐,少不得跟到書房.賈政忽想起他來, 方喝道: "你還不去?難道還逛不足!也不想逛了這半日,老太太必懸掛著.快進去,疼你也白疼了."寶玉聽說,方退了出來。
紅樓夢第17回解讀
上回說到,自打貴妃賈元春蒙皇恩浩蕩,准予「省親」的事兒確定以後,賈府上下為之修建「省親別院」的浩大工程就緊鑼密鼓地進行起來了。
「又不知歷幾何時」,工程究竟用了多長時間,書中沒有明確交代,從一些時間細節的透露中判斷,大概最少也得半年以上吧。總之,這一天,負責在前面掌握工程進展情況的賈珍等來向賈政匯報:工程已經竣工,「大老爺」賈赦已經瞧過了,只等賈政驗收,就可以題匾額對聯了。
一說起題匾額對聯,倒讓「自幼酷喜讀書」的賈政有點兒犯難,「沉思了一回」,說,論理該請貴妃題,但貴妃沒到現場,也不好題,可如果等著貴妃看了以後再題,這麼多景致都留著空白沒有題寫命名,顯然也是空落落的少了些趣味兒。正猶豫的時候,還是身邊的眾位清客相公們出了個好主意,算是解了圍----不妨先草擬一下,待最終請貴妃定名。
於是,賈政就起身率領眾清客隨賈珍到園中視察。說來也是機緣巧合,偏巧這幾天寶玉因秦鍾之死,心中鬱悶,賈母讓人帶他到園子裡戲耍消遣,誰知道剛進去就聽說他父親過來了,趕緊一溜煙跑出園子,不成想還是迎面碰上了。一時躲避不及,只得一邊站立。恰趕上因為賈政近日聽塾掌稱讚寶玉專能對對聯,雖不喜歡讀書,偏倒有些歪才情似的,加之此時正好需要,也要試試寶玉的功業進益如何,就命他跟來。這樣,彷彿在無意間就給了寶玉一次施展文才的絕好機會。於是,通過寶玉這次小出風頭,展露才情的過程,也完成了本書對寶玉的形象塑造的又一層「皴染」。
如同在第三回中,作者曾以黛玉的眼光看榮國府的整體佈局和建築結構,這一回則是借賈政驗收視察的機會,總體描寫這個浩大工程的纍纍碩果----舉凡山水、園林、院落、殿宇,一一從容地細細道來,讓人讀著,如身臨其境。
還是讓我們先摘取幾個碎片,一起欣賞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的、異乎尋常的景致---
「一帶翠嶂擋在前面...往前一望,只見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獸,縱橫拱立,上面苔蘚成斑,籐蘿掩映,其中微露羊腸小徑」----這是展現園中的山形一側。
「只見佳木蔥蘢,奇花閃爍,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曲折洩於石隙之下。再進數步,漸向北邊,平坦寬豁,兩邊飛樓插空,雕甍繡檻,皆隱於山坳樹杪之間。俯而視之,則清溪瀉雪,石磴穿雲,白石為欄,環抱池沿,石橋跨港,獸面銜吐...」。此為伴隨著園中一款山間溪流的走勢,讓我們看到周邊景物的變化多姿,可謂是「步移景換」。
再往前行,這裡是「千百竿翠竹遮映」、那裡有「幾百株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這邊紅了海棠,那邊綠了芭蕉...這之間又有荼靡架、木香棚、牡丹亭、芍葯圃、薔薇院、芭蕉塢...而轉過身去,「忽聞水聲潺湲,瀉出石洞,上則蘿薜倒垂,下則落花浮蕩」...
轉眼又有一處,「只見許多異草:或有牽籐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巔,或穿石隙,甚至垂簷繞柱,縈砌盤階,或如翠帶飄搖,或如金繩盤屈,或實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氣馥,非花香之可比」... 讓人感覺已到人間仙境。
在變化多端,美妙絕倫的山水、建築、園林、風景之間穿行,寶玉一路上見解揮灑,議論精到,用現在的話說,不但知識面廣博,而且有獨到觀點。審美情趣高雅脫俗,又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相比之下,其令尊大人賈政雖然是自幼「酷喜讀書」,但卻正如李太白詩所嘲笑的:「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其實政老爹不但「經濟策」「墜煙霧」,文化情趣方面也不敢恭維。連自己也知道「於花鳥山水」上「平平」。雖然間或對寶玉所表現的機敏才情也不得不有所認可,但為了不妨礙其以家長身份維護尊嚴,所以對寶玉所擬的匾額對聯只是評之「也未見長」,而對其旁徵博引的議論,卻動輒斥之以「胡說」、「無知的蠢物」,情急之下,甚至一聲斷喝:「叉出去」!不過,呵斥歸呵斥,該採用的還是得採用。
寶玉的才情展示完美收官,跟隨他的小廝們趁機討賞,七手八腳地把他身上所佩帶的物件一搶而空。這就讓黛玉心中不快了:「我給你的那個荷包也給他們了?明兒你再想我的東西,可不能夠了!」說罷,賭氣把剛作了一半的香袋拿過來就鉸。寶玉忙把藏在衣服裡的荷包拿出來:「我哪一回把你的東西給人了」?在這次衝突和誤解的冰釋中,讓黛玉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在寶玉心中的位置...
關於本回中對「省親別院」的全面敘述,脂批說:「此回乃一部之綱緒,不得不細寫」。依老王看來,這裡所說的「綱緒」 是指從此以後,故事的場景將主要發生在這裡。因此,通過在「大觀園試才」的過程,錯落有致地對新建成的「省親別院」態勢進行了總體描摹。這樣,就為後邊的「省親」過程,以及之後的眾姐妹們在園子裡的日常生活作了整體的鋪墊。
作者用濃墨重彩描寫了新建成的這座精美絕倫的園林建築,特別是當來到正殿,只見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龍蟠螭護,玲瓏鑿就」...讓寶玉忽然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其實是在那一次夢中神遊太虛境曾經見過。作者有意識地把這園子作為「太虛幻境」在人間的投影,暗示所有這些榮華富貴都如同夢幻,隨時可能破滅。其實,從其「背面」來看,也埋下了一個大大的伏筆。在如此潑天喜事,如此美妙的景象背後,隱藏著一個即將到來的巨大的悲劇。那就是:「三春過後諸芳盡」。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毀滅給人看。生於末世的賈氏集團,其眾女兒的悲劇已經不可避免。所以,脂批說: 「...大觀園費盡精神...卻只為一個『葬花塚』」,是有十分深意的。讀到以後的章節,就會得到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