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和黛玉是《紅樓夢》中並列的雙女主,今天紅樓夢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文章,歡迎閱讀哦~
賈母要畫《大觀園行樂圖》難住了惜春。惜春固然善畫,卻鍾於寫意,並不擅長工筆。她提出要請假一年,眾人都認為時間太久,不過是劉姥姥的一幅畫,沒必要那麼費勁。
由此,眾人齊聚稻香村開會決議,卻成了林黛玉的主場。一番妙語連珠的對話,將氣氛炒得火熱。就算王熙鳳控場也不過如此。
林黛玉因為與薛寶釵冰釋前嫌而開心,放下心理包袱盡顯輕鬆。當時的狀態才應該是她的真實,只可惜曇花一現終究不長久。
這邊薛寶釵陪著眾人鬧一會兒終於說到正題,替賈惜春謀劃起來。這是寶釵的性格,面面俱到全無遺落。而她一出手就顯露出博學之名不虛。
(第四十二回)寶釵道:「我有一句公道話,你們聽聽。藕丫頭雖會畫,不過是幾筆寫意。如今畫這園子,非離了肚子裡頭有幾幅丘壑的才能成畫。這園子卻是象畫兒一般,山石樹木,樓閣房屋,遠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的是這樣。你就照樣兒往紙上一畫,是必不能討好的。」
薛寶釵認為賈惜春善於寫意,不善於工筆。想要將大觀園畫好有難度。如果只是照貓畫虎,不免不倫不類,不如不畫。
不過繪畫大觀園可以當做一次學習機會,讓惜春借此提升。薛寶釵的性格從來都是孜孜以求,誨人不倦。為此她替惜春做了詳細謀劃。
一,工筆如何畫。
寶釵認為《大觀園行樂圖》要根據紙張的大小,佈局景色的錯落。尺寸、遠近、詳略、藏露得當才可以,不能照本宣科。
寶釵一開口就知她善畫,卻從沒見她顯露。也歎服十七八歲的女兒之淵博?
薛寶釵雖然出身商賈,卻從沒放棄學習,琴棋書畫都下過功夫。難得不炫耀,甚至不以此為重。別人一門專精也難,她卻門門精通,堪稱奇才。
二,工筆怎麼畫。
寶釵說:「這些樓台房舍,是必要用界劃的。一點不留神,欄杆也歪了,柱子也塌了,門窗也倒豎過來,階磯也離了縫,甚至於桌子擠到牆裡去,花盆放在簾子上來,豈不倒成了一張笑『話』兒了。」
「笑話兒」說畫何其有意思,做事有始有終才不能成笑話,是寶釵的思想。而她的口齒也是來的。這句俏皮話對應後文鴛鴦說「宋徽宗的鷹,趙子昂的馬,都是好話(畫)兒」就特別有意思。
三,人物怎麼畫。
工筆要用界劃的方式,講求佈局工整,還算好作。但添加人物在其中就很難。不但人物比例,高矮肥瘦,包括神態、服飾、行為舉止都要與景色相得益彰。真是非心中有大丘壑不可得。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欣賞本文「配圖」,來自清代畫家孫溫的《繪全本紅樓夢》,全幅工筆精妙絕倫。可笑曾有人在文後評價插圖「人物呆板,畫工拙劣」,倒引得我一笑,大有李清照「無病呻吟」之意。不提。
四,惜春怎麼畫。
寶釵認為惜春一人單獨完成很費勁,不如讓賈寶玉從旁協助。不需要他幫忙畫,而是遇到一些問題,可以去外面書房尋找清客們討教,學習。
(第四十二回)寶玉聽了,先喜地說:「這話極是。詹子亮的工細樓台就極好,程日興的美人是絕技,如今就問他們去。」
誒,看懂薛寶釵的意思了麼?惜春繪畫本是一件小事。但經過她這麼一謀劃,變成了可以讓惜春學習的機會。不畫就罷了,有機會畫好就乾脆好好畫。將工筆學會吃透何嘗不是學習的態度。
而且,賈寶玉整天和姐妹們混在一起不學習,不如借這次作畫讓他一起學一學。他時常拿著畫去外頭找人討教,不但學習了畫藝,還能常與門客們交流,增進仕途經濟學問,受到眾門客影響,多走正途。還能在賈政面前有表現,可謂一舉數得。
你說薛寶釵是不是「七竅玲瓏心」?都說黛玉很聰明,卻不屑於如此規劃。薛寶釵如此面面俱到,實在善莫大焉。要不說「妻賢夫禍少」,對應薛寶釵之「賢」實至名歸。
賈寶玉日後得賢妻如此是幸運。奈何世事無常終難定。薛寶釵能夠感動林黛玉,卻感動不了自己的母親和哥嫂,最終賈寶玉一去不歸,讓她遺恨終生。
這裡賈寶玉被說得高興,馬上「沒事忙」起來。薛寶釵藉機「教育」他用什麼紙畫。寶玉脫口而出「雪浪紙」就好。寶釵反駁「雪浪紙」寫字畫寫意固然好,畫工筆「又不托色,又難滃,畫也不好,紙也可惜」。
不得不佩服薛寶釵的博聞強記,她什麼都懂,還總會給出解決的辦法。
寶釵道:「……我教你一個法子。原先蓋這園子,就有一張細緻圖樣,雖是匠人描的,那地步方向是不錯的。你和太太要了出來,也比著那紙大小,和鳳丫頭要一塊重絹,叫相公礬了,叫他照著這圖樣刪補著立了稿子,添了人物就是了。就是配這些青綠顏色並泥金泥銀,也得他們配去。你們也得另爖上風爐子,預備化膠、出膠、洗筆。還得一張粉油大案,鋪上氈子。你們那些碟子也不全,筆也不全,都得重新再置一分兒才好。」
薛寶釵的辦法非常簡單,用曾經大觀園的底稿就好。將景色方位刪減得當,匯出底稿,隨後再仔細描畫出細節,添加人物就很好。
由此惜春心中當有底稿。其實薛寶釵長篇大論,並不是教授惜春如何繪畫,而是端正態度去做一件事,並從中得益。讀書人至此也是幡然醒悟,直呼痛快。
一幅畫不值什麼,工作、學習方法、積極性才重要。惜春欠缺積極性,賈寶玉又「沒事忙」。兩人兩個極端,正需要互相牽扯,互相砥礪。
賈惜春獨自一人在榮國府,賈母雖看她如同親孫女,到底不是。她小小年紀,父親、兄嫂全不理她,也需要賈寶玉多關懷。
可惜,薛寶釵籌謀太晚,惜春性格已經養成。若是她早有寶釵關愛她,也不至於日後斬斷三千煩惱絲出家為尼。
(第四十二回)寶玉早已預備下筆硯了,原怕記不清白,要寫了記著,聽寶釵如此說,喜的提起筆來靜聽。寶釵說道:「頭號排筆四支,二號排筆四支,三號排筆四支,大染四支,中染四支,小染四支,大南蟹爪十支,小蟹爪十支,鬚眉十支,大著色二十支,小著色二十支,開面十支,柳條二十支,箭頭朱四兩,南赭四兩,石黃四兩,石青四兩,石綠四兩,管黃四兩,廣花八兩,蛤粉四匣,胭脂十片,大赤飛金二百帖,青金二百帖,廣勻膠四兩,淨礬四兩。礬絹的膠礬在外,別管他們,你只把絹交出去叫他們礬去。這些顏色,咱們淘澄飛跌著,又頑了,又使了,包你一輩子都夠使了。再要頂細絹籮四個,粗絹籮四個,擔筆四支,大小乳缽四個,大粗碗二十個,五寸粗碟十個,三寸粗白碟二十個,風爐兩個,沙鍋大小四個,新瓷罐二口,新水桶四隻,一尺長白布口袋四條,浮炭二十斤,柳木炭一斤,三屜木箱一個,實地紗一丈,生薑二兩,醬半斤。」
如果不是薛寶釵說,讀書人也不知道古人繪畫竟然需要這麼多的工具和程序。
不說《紅樓夢》百科一般,只說薛寶釵緣何如此博學,讓人歎為觀止。她從不顯山露水的學問張口就來,正是心中丘壑。
當日賈政評價蘅蕪苑外頭「無味」,裡邊「有趣」,正是寶釵之才德。
與寶釵相比,林黛玉說:「鐵鍋一口,鍋鏟一個。」寶釵道:「這作什麼?」黛玉笑道:「你要生薑和醬這些作料,我替你要鐵鍋來,好炒顏色吃的。」固然眾人又是一笑,不免不正經。寶釵也教訓她說:「那粗色碟子保不住不上火烤,不拿薑汁子和醬預先抹在底子上烤過了,一經了火是要炸的。」
真是人生處處皆學問。生活中若有遇到這等事,也是可以借鑒寶釵所說,學習了。
(第四十二回)黛玉又看了一回單子,笑著拉探春悄悄的道:「你瞧瞧,畫個畫兒又要這些水缸箱子來了。想必他糊塗了,把他的嫁妝單子也寫上了。」探春「噯」了一聲,笑個不住,說道:「寶姐姐,你還不擰他的嘴?你問問他編排你的話。」寶釵笑道:「不用問,狗嘴裡還有象牙不成!」一面說,一面走上來,把黛玉按在炕上,便要擰他的臉。黛玉笑著忙央告:「好姐姐,饒了我罷!顰兒年紀小,只知說,不知道輕重,作姐姐的教導我。姐姐不饒我,還求誰去?」眾人不知話內有因,都笑道:「說的好可憐見的,連我們也軟了,饒了他罷。」
薛寶釵將林黛玉按在炕上要擰她的臉,這就是日後賈寶玉所謂「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
肢體接觸代表親密無間的關係。王夫人撫弄賈寶玉,薛姨媽撫弄薛寶釵,愛惜都在這肢體接觸中。
林黛玉之前只有賈寶玉與她「拉拉扯扯」。如今被薛寶釵欺身近前,代表二人徹底消除隔閡,為後文「金蘭契互剖金蘭語」伏筆。
林黛玉和薛寶釵和解是極重要的文字。寶黛釵三人日後的結局都在這場和解中。三人之間互相友愛才是曹雪芹的筆下真諦。
日後林黛玉死而無憾,賈寶玉娶而無怨,薛寶釵棄而無悔,就是寶黛釵真正做到心心相印。一切悲劇都是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