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被賣給薛蟠前,香菱都在哪?在做什麼? - 紅樓夢大全

站內查詢

關鍵詞:

紅樓夢大全

紅樓夢中被賣給薛蟠前,香菱都在哪?在做什麼?

甄英蓮,是古典名著《紅樓夢》中人物,,賈府通稱香菱。下面紅樓夢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賈寶玉在太虛幻境遊歷時,警幻仙姑用「千紅一窟」茶、「萬艷同杯」酒待客,預示了大觀園群芳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薄命下場。

賈家榮寧兩府中紅顏薄命的女子比比皆是,但若論下場最慘的,當屬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也就是後來薛蟠的妾室香菱。

香菱的遭遇,其實和最近一個叫方洋洋的女孩的悲慘命運有點像。

方洋洋從小生活在貧苦家庭,父親殘疾,母親智力低下,因為遺傳原因,方洋洋智力偏低,長大後嫁給張某為妻。婚後方洋洋經檢查不能懷孕,因此被公公、婆婆、丈夫長期虐待、毆打、不給飯吃,不讓她回娘家,最終被虐死在婆家。

方洋洋的鄰居對她的遭遇非常氣憤,一方面氣方洋洋夫家,另一方面更氣娘家。按照張家的說法,之所以不讓方洋洋回娘家,是當時媳婦是花13萬元彩禮娶回來的,結果還不能傳宗接代,所以覺得虧,才往死裡虐待一個花季女孩。

而更讓網友氣憤吐槽的是,方洋洋死後,被娘家安排了陰婚,網友評價:「她的一生從來沒自己做過主,命運都是握在別人手裡的,就連最後的骨頭都被搾乾了。」

在網友眼中,方洋洋的一生,只是別人謀取利益的工具,直到被搾乾最後的價值。這一點,倒和香菱有一拼。

香菱5歲元宵節看燈時被拐賣,離開父母甄士隱和封氏夫婦的庇護,到12歲上,已經出落成大姑娘的香菱,遇見馮淵馮公子,本以為得遇良人,不料,拐子一家兩賣,又將香菱賣給了薛大傻子薛蟠,最終薛蟠打死馮淵,把香菱打死打活,拖進了薛家。

香菱本是天仙一樣才情樣貌絕佳的女子,但成為薛蟠小妾後,並未得到善待,薛蟠娶了正妻夏金桂後,和其帶來的丫環寶蟾,教唆薛蟠毆打、折磨香菱,最後使香菱得了干血之症,最後一命嗚呼。正如她的判詞所寫——平生遭際實堪傷。

普通人看到香菱的悲慘人生,最多感歎一句「真可憐」,就完了。但曹雪芹的目的則是在揭露女性群體悲劇命運產生的根源。而香菱的悲劇產生的原因是什麼?猛一看,是因為偶然發生在甄家的拐賣事件,其實則不然,不信你看香菱被拐後,到被賣到薛家中間,整整7年的時間,香菱在幹著怎樣一種不堪的職業,就知道無論古今,當女子被物化以後,命運會有多悲慘?

揚州瘦馬:明清變態、瘋狂又屈辱的職業

拐賣這種事現代社會也時有發生,是一件讓人痛恨和千夫所指的缺德勾當,但古代和現代的拐賣又有明顯的不同。

現代拐賣小孩,大部分是被轉手賣給需要孩子的家庭撫養,但在古代明清時期,揚州地面上,拐賣走的孩子是被賣給富貴人家做僕人和小妾的。

尤其是幼女被拐賣後,拐子並不馬上為她找買家,而是花時間培養她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做茶點等取悅男子的技巧,等其長到青春美貌時,再轉手賣出,這些女孩就被叫做揚州瘦馬。

而反觀香菱的遭遇,她5歲元宵節看燈時,被甄家僕人霍啟弄丟後,再度出現則是12歲時,仍然在金陵府地面上,被人牙子賣給薛蟠。

這中間整整7年,她既沒有離開金陵,但甄士隱一家遍尋各處,卻都沒有女兒的下落,為何?因為香菱正是被拐去做了揚州瘦馬,香菱這些幼女為了能在長大後賣出好價錢,受到的是封閉式魔鬼訓練,七年間,香菱都沒出過拐子的家門,未在社會上露過面,甄家自然找不到她。

非人虐待:當女子開始值錢,就注定悲劇如影隨形,林黛玉也難逃此劫

經營揚州瘦馬的生意的人,在揚州城裡達百人之多,對於這些人牙子和牙婆來說,這是一項收入豐厚的生意,而這些小女孩不是人,而是待價而沽的商品。

相對於人牙子的暴利,被當作瘦馬的姑娘們卻過的生不如死,如同牲畜。

據說,在做揚州瘦馬生意的人當中,有一類叫「駔儈」的人,他們原本是買賣馬匹等的生意人,但看到瘦馬生意好做,就轉行過來獲取暴利。

為了達到利益的最大化,人牙子對這些「瘦馬」們的培訓近乎瘋狂,打罵是家常便飯,因此小沙彌曾對賈雨村說過,香菱是「被拐子打怕了的,萬不敢說(自己的身世),只說拐子是她親爹……」

瘦馬們小時受盡非人待遇,等到長大成人後,也許命運更加不堪,她們中模樣、資質好的,有幸可以給富商、官宦買去做寵妾,其餘則淪落到秦淮河上做歌姬,最後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即是如香菱一樣嫁給薛蟠這樣的貴公子,但最後還是難逃被正妻等人的虐待和折磨等待下場。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香菱的悲劇,歸根結底是把人物化為商品,當女子開始值錢,她們的悲劇就會如影隨形,終生難有出頭之日。

方洋洋的悲劇原因,也正在於此,當女兒不再是女兒,而是可以牟利的工具,那麼她作為人的需求就會被忽視,取而代之的是作為物的價值,也就難怪網友會發出「連最後的骨頭都被搾乾」的歎息。

而林黛玉其實在失去父母,失去唯一疼愛她的長輩賈母的庇護後,作為隻身在榮國府存身的孤女,其實也面臨著和香菱一樣的局面。

這也就難怪賈雨村的詩句「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 」這句向來被認為是黛玉、寶釵結局預演的詩,把黛玉形容為待價而沽的美玉,正是說明黛玉淪落到香菱被賣的結局。

所以在賈母死後,林黛玉作為值錢的物品的價值就體現了出來:她有傾城的美貌,有冠絕大觀園的詩情才華,氣質裊娜出塵,她這樣的資質,是能賣出一個好價錢的。

脂硯齋曾批註:「余不及一人者,蓋全部之主,唯二玉二人也。」也就是說,在紅樓群芳中,有很多都是黛玉的分身,而縱觀香菱的品格,她就是黛玉的一個分身無疑。

而香菱存在的意義,正是向讀者透露黛玉的結局,如香菱一樣,作為一個值錢的絕頂好瘦馬,賣給官宦做妾。

當然,從《葬花吟》中「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掉陷溝渠」可知,黛玉最後沒有被這些達官貴人霸佔,而代價就是先於被賣就死了。

所以黛玉的死,絕不僅僅是高鶚所續的,是淚盡而病死,而是被逼無奈而死。難怪寶玉在太虛幻境處看到室內的一幅對聯上寫道:「幽微靈秀地,無可奈何天。」果真是一見富貴遮人眼,再回首只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