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原是個孤高自許、目無下塵的人,原以為她每日對月傷懷、迎風感歎,不過是少女懷春的一點不可說與人聽的心思。誰知那日秋窗風雨夕,薛寶釵說了句少吃些人參肉桂、每天熬點冰糖燕窩的話,就惹出了林妹妹的一番肺腑之言:「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親,又有哥哥,這裡又有買賣地土,家裡又仍舊有房有地。你不過是親戚的情分,白住了 這裡,一應大小事情,又不沾他們一文半個,要走就走了。我是一無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紙,皆是和他們家的姑娘一樣,那一起小人豈有不多嫌的。」
看到這裡不免感歎,原來但凡是女孩子,總是少不了這一點攀比的心。從小我便知道左顧右盼,看看哪個穿的比我好看,哪個今天帶了什麼稀罕的東西到學校來吃,哪個學習比我好,哪個字寫的比我漂亮。人人心中一桿秤,從小比到大,從大比到老,總是拿了自己比別人,越比越傷心。
這樣的比法,自然是比得傷心,人尖子林妹妹都有比不過人家的地方,何況你我?其實薛寶釵說「其實我也同你一樣」,在我看來,倒不是虛偽謙虛的話,咱們換個角度比一比,林妹妹未必事事都比不上寶姐姐。說家世,寶姐姐家財萬貫,今天贊助一些螃蟹,明天給妹妹一些燕窩,後天幫人贖點東西,輕描淡寫,從不在話下。可是莫要忘了,就算是皇商,就算明清時期巨商倍出,資本主義經濟開始萌芽,商人還就是商人,哪裡比得上林黛玉家世襲列侯,清貴門第?比吃穿,林黛玉是太謙了,她的吃穿用度,雖然未必比得上寶玉,比其他姐妹們還是要強一些的。當然,也是因為有人推論出,賈赦賈政兩兄弟都不是老太太生的,惟有黛玉的母親賈敏才是老太太親生。這樣說起來,論血緣,黛玉跟老太太可比寶玉親多了。老太太遇上好吃的,留下幾碟子,給了寶玉黛玉和賈蘭,可沒聽說那幾個姐妹有份的。電影電視裡老是把林黛玉打扮得一身清素,跟個寡婦似的,那是看走眼了。小說裡對林黛玉穿戴的描寫可不少,比刻意求簡的寶姐姐講究多了。比上那段心事,寶姐姐更是差得遠了,寶玉對黛玉什麼態度?對寶釵什麼態度?不說當事人,連二門上打雜的興兒都知道必定是定了林姑娘的。寶釵縱然上下打點,左右逢源,好人做盡,也不過白白籠了那串紅麝串罷了。若不是曹雪芹早死,這事兒可未必是這麼個了結呢。
所以說,咱們要比,千萬不能先就短了志氣,拿自己的缺點去比人家的優點。比不是問題,只是要會比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