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美興歎 - 紅樓人物

站內查詢

關鍵詞:

紅樓人物

望美興歎

這一回裡,寶玉在襲人家裡碰巧看到她的兩個姨妹子,對其中一個穿紅的讚歎不已——「那樣的不配穿紅的,誰還敢穿。我因為見他實在好的很,怎麼也得他在咱們家就好了。」

其實,寶玉在第十五回去鐵檻寺的路上就對一個素不相識的村莊丫頭青眼有加。

寶玉正要和那個丫頭說話,不想那「二丫頭」卻被一「老婆子」叫走,「丟下紡車,一徑去了」,晾的寶玉「悵然無趣」。就要離開村莊時,還念念不忘——「莊婦等來叩賞。鳳姐並不在意,寶玉卻留心看時,內中並無二丫頭。一時上了車,出來走不多遠,只見迎頭二丫頭懷裡抱著他小兄弟,同著幾個小女孩子說笑而來。寶玉恨不得下車跟了他去,料是眾人不依的,少不得以目相送,爭奈車輕馬快,一時展眼無蹤。」

「少不得以目相送,爭奈車輕馬快,一時展眼無蹤。」真是寫盡了寶玉的情癡和無奈!讓人感慨萬千!

寶玉固然是千古情癡第一人,然而男子對佳人的癡心眷念古已有之。一篇《洛神賦》述盡了個中情懷!偶賭麗人芳姿——「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然而終卻如海市蜃樓般悄然幻滅,徒留詩人無盡的情思之苦——「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僕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此一點上,比寶玉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說《洛神賦》是因為「人神道殊」的無形阻隔而顯得恍惚莫測;那麼《蒹葭》裡「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則是因為地理上的有形阻隔而顯得淒婉迷離;至於俗世的「望美興歎」更是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羅敷之美,歎為觀止!連路過的「使君」都「五馬立踟躕」,他想娶秦羅敷,最終也沒有如願。這裡面的阻隔又有多少種呢?「使君」沒有如願在他自己是個遺憾,對於其他人似乎是件好事,至少我們有機會看到這麼一篇優秀的詩歌。相比那個打破各種阻隔,強搶「所愛」的薛蟠來說,「使君」還是「寬厚仁慈」的多了。

萍水相逢、驚鴻一遇,是一種讓人怦然心動的美。像一幅疏落的沒有渲染的山水寫意畫,給你留下無盡的想像空間。一個好的表象,總會導致人們把對方美化的情美如嫦娥,才俊似楊戩。這從當今網絡聊天「一『鍵』鍾情,再見暈倒」的現象裡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證。距離、模糊、飄忽、不知情等因素烘托出了一幅幅楚楚動人的肖像畫。

重重的阻隔和不可得,更是刺激了人想要獲得的強烈慾望,強化了美感。《洛神賦》和《蒹葭》也許正是因為它的不可求才顯得無比淒婉美麗,得以流傳千古。就算他們得到了,可能也未必會珍惜愛護。像那薛蟠為了得到香菱費了不少的手腳和銀兩,可沒多久還是當粗丫環一樣使喚,這何嘗不是對美的破環和毀滅?這於任何人都是一種悲哀!真所謂「僕人眼中無偉人」!

距離和阻隔讓美更加艷麗動人,應該說還有一種方式讓美得以永恆,那就是失去。一塊美玉在它完好時,你可能沒覺得它珍貴和美麗,而一天不小心摔碎後,你就會立即感受到它的美和它的寶貴!你懊悔也沒有用,它破碎了,再也無法恢復完美了。然而,就在它形體美破碎的剎那間,它原本具備的美將永久地烙印在你的心間!我們從這一回裡襲人說要走後寶玉「淚痕滿面」的反應,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這一點。另外在第十一回裡秦可卿說去日無多時,寶玉的所思所為更是酣暢淋漓地表達了這一觀點。讓我們再過目一下:

「寶玉正眼瞅著那《海棠春睡圖》並那秦太虛寫的『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的對聯,不覺想起在這裡睡晌覺夢到『太虛幻境』的事來。正自出神,聽得秦氏說了這些話,如萬箭攢心,那眼淚不知不覺就流下來了。」

距離和阻隔讓美更顯得光彩照人。如果你通過努力得到了,那祝賀你!好好珍惜吧;如果雖努力了,然終不可得,那也不必遺憾,這種美將永久地停留在你的心底。好好愛惜你所擁有的美,別等到要失去時才發現她的美,留給自己一生的懊悔!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