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讀紅樓之一:世外仙姝寂寞林
提起林妹妹,大家想起的,都是她的刻薄,小氣,愛吃醋.是一個很小心眼的女孩子.曹雪芹歷時十載,增刪五次,耗盡心血,而且用了一個極美的神話故事開頭,難道就是為了塑造這樣一個女孩子嗎?一個美貌的,有才氣的,但是性情尖酸刻薄的女子?這樣的女子,有沒有可能是飄然世外,飲風食露,裊娜風流的閬苑仙葩臨凡,西方靈河之畔的絳珠仙草下世呢?
其實不是這樣的.
大家對她小氣刻薄印象的產生,無非是幾件小事造成的.
一:送宮花.
薛姨媽得了十幾朵宮花,為了向王夫人顯好,也為了證明自己的女兒樸素大方,「從小不愛這些花兒粉兒「的,轉送給王夫人的女兒以及侄女兒迎春,探春,惜春,和黛玉.下人周瑞家的奉命送花.她先送賈家三春,最後才送給林妹妹.林妹妹一看就問:「還是單送給我一個人的?還是別的姑娘都有呢?「周瑞家的說:「各位都有了,這兩支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不給我.「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丫頭,被黛玉這樣當面一說,「一聲兒也不言語「.暗自生悶氣去了.黛玉得罪了她,也等於間接得罪了王夫人.但是,黛玉真的說錯了嗎?
賈府是侯門公府,詩禮大家,「與別家不同「的.連林黛玉這樣出身於書香門第的當朝探花林如海的女兒,走進賈府,還「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步路,恐被人恥笑了去「.吃飯時的座位是很有講究的.黛玉的座位在賈府三春前面.而如果薛寶釵也在的時候,寶姐姐的座位又排在林妹妹前面.因為林妹妹是賈母的外孫女兒,寶姐姐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在父系氏族的封建社會,來自母親一系的親戚,比起父親一系的親戚要疏遠些.林妹妹和寶姐姐比起來,林妹妹是半個主人.寶釵的座位在黛玉之前,黛玉的座位在賈府三春之前,都是尊敬客人的意思.周瑞家的送宮花先送自己家的小姐,最後送給客人,是很明顯的藐視.黛玉若是不說她,才叫怪了.
更重要的,林黛玉那年才九歲.心直口快,有話就說,不會去理會得罪人不得罪人或者什麼人可以得罪,什麼人不能得罪的問題.到了後來,她十五歲的時候,鳳姐抄檢大觀園,不去抄寶釵的蘅蕪苑,卻去抄她的瀟湘館,並且從紫娟的箱子裡抄出寶玉的東西,王善寶家的幸災樂禍,暗示鳳姐治罪紫娟的時候,她不是沒說話麼?在寶釵派婆子給她送燕窩的時候,她明知那個婆子在違規賭博,不是還一邊賠笑說:「耽誤了媽媽發財「,一邊拿了幾百錢賞給那個婆子麼?她幼時十分瞧不起趙姨娘.趙姨娘來了的時候,大家都站起來,獨她和鳳姐坐著說話.十多歲之後,她看到趙姨娘,不是「忙賠笑站起來,說』難為姨娘想著』「嗎?
她本是世外仙姝,塵緣尚淺時,心直口快,愛恨由心;深陷紅塵之後,她和普通少女一樣,在成長,在察言觀色,在隱匿自己的本性,遷就世人,並且體諒照顧自己心愛的人.假以時日,她不難成為一個賢惠的妻子,一個瀟灑大度的管家人的.
二:探寶釵.
探寶釵黛玉半含酸,是十分好看的一回.也是促使人們認為黛玉十分小氣刻薄的一回.
寶釵的「金玉良緣「一說,始終是黛玉心中的一根刺.每天都刺的她心裡發痛.換成別的少女,看見自己心上人身邊出現了一個又比自己美,又比自己溫柔的女子,那個女子,還偏偏和心上人有「金玉良緣「一說,多半是黯然引退了.可是,黛玉不是這樣的.她不但不是這樣,還多方阻撓寶玉和寶釵接觸.只要看到他們在一起,她想方設法也要跟來.明的鬧,暗的哭,一直弄到寶玉柔腸百轉,心裡夢裡也只有她一個了.
這回是寶玉和寶釵第一次單獨接觸.「寶玉此時與寶釵就近,只聞一陣陣涼森森甜絲絲的幽香「......此時若黛玉不來,他們二人的感情加速發展,也未嘗不可能.可是,她來了,而且,是「搖搖的走了進來「,可見身姿是何等的風情萬種.一下就把自命端莊的寶釵比了下去.她一來,又是抿嘴,又是巧笑,又是含酸帶刺的取笑寶玉,使得寶釵面對她的諷刺,只能裝傻,一遍一遍的說:「我就更不解其意了.「黛玉半笑半不笑,半真半假,藉著紫娟送手爐,又把寶玉寶釵二人說了一頓.自她一登場,就完全控制了局面,成為人人矚目的第一女主角.吃過飯後,她叫寶玉:「你走不走?「寶玉曳斜倦眼說:「你要走,我和你一道走.「黛玉一聽,立刻親自給寶玉穿上斗笠,披上蓑衣,二人相攜離去.
若是這段拍成現代劇,就是粉紅女郎和革命女同志的大比拚.在這次和寶釵的較量中,她大獲全勝.最後的給寶玉穿衣之舉,簡直就是示威了.
有一件東西,是萬萬不能拱手讓人的.那就是愛情.李尋歡將林詩音讓給龍嘯雲,造成三個人一生的痛苦.比起嬌怯弱女林妹妹的主動爭取來,小李飛刀李大俠,不會覺得慚愧嗎?
再有就是葬花那一回.林妹妹去看寶玉,卻吃了閉門羹.丫鬟說寶二爺吩咐了,不准放人進來.可是,寶釵卻在裡面......換成現代女子遇到這樣的事,肯定是不會去葬什麼花的.多半是叫110來幫助開門,準備捉姦捉雙了......林妹妹其實還是挺溫柔的.
三:林妹妹小氣嗎?
林妹妹對寶玉和他的那些丫頭的關係,心知肚明.但是,從來沒吃醋過.換到現在,林妹妹就是一個只注重精神出軌,而不注重身體出軌的女朋友了.她不是對寶玉說「你的那些姑娘們「嗎?她不是對襲人說「我只拿你當嫂子看「嗎?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她從來就沒要求過寶玉守身如玉過.
對於寶玉這位多情公子的風流個性,她瞭解的很清楚.
寶玉臉上有唇印,她親手幫他擦去,說「你又幹這些事了?干也罷了,還偏偏帶出幌子來,讓舅舅知道,又是一頓好說了「;寶玉對齡官調情,結果被拒絕了,鬱悶萬分.大家都不知道是怎麼了,只有黛玉「心知他又在哪裡著了魔過來「----知道寶玉又發了一回花癡了;寶玉私祭金釧兒,閤家為他的失蹤驚慌.連曹公都沒明說他幹什麼去了,黛玉卻知道.她知道那天是金釧兒的忌日,寶玉肯定出府祭奠了.但她也沒明說.看戲的時候,她借評價戲中人物時方說:「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哪裡祭一祭也就罷了,必定跑到江邊作什麼?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拘那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她理解寶玉的情感,但是,卻暗示寶玉不應該出府,鬧得家裡人仰馬翻的.她在寶玉身上是多麼用心啊!體貼,溫存,以及理解.對著一碗水去思念跳井而亡的舊女友,這個觀點近於「禪「了.林妹妹可以得最佳創意獎.
就是這樣一個溫柔,靈慧,體貼,多情的少女,只因為小時候的心直口快,而幾百年來一直背著「小氣刻薄「的名聲.可見世人誤讀紅樓了.
林妹妹和湘雲因為性格相近的緣故----都心直口快,而屢屢爭吵.她甚至說:「要饒了雲兒,我再不活著.「可是,說完之後,她又和湘雲共眠一床了.可什麼時候也沒見過湘雲和她那樣推崇的寶姐姐同眠啊.香菱學詩,博學多才的寶釵就在身邊,可是,她情願跑到瀟湘館去請教黛玉;寄居大觀園的妙玉無端搶白她:「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黛玉知道她天性乖僻,不好多話,也只是吃完茶走了出來.事後,她還不是和妙玉一起作詩,並且還在妙玉那裡留宿過一回麼?
說黛玉小氣,實在實在是冤枉她了.
四:黛玉的歸宿
寶玉對她的評價是:「極聰明清俊的女孩兒「.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飄逸如仙,多情似水,玲瓏似玉.她是水晶心肝玻璃人,她今生只為還淚而來,她對寶玉說:「你不必管我,你好我自好,你失我自失「.她才氣縱橫,高貴矜持,外純內媚,美艷風情;她「成日家情思睡昏昏「,被寶玉聽到,羞得臉向床裡裝睡.那位無暇美玉,紅塵中的貴公子,對她寵愛萬般,愛她超過愛自己.
只有一個被愛中的女子,才會那樣容易流淚,那樣衿貴,那樣渾身散發著幽香,清潔得不食人間煙火,不能受一絲兒委屈.
還淚而來的仙草,淚盡之後,復歸於西方靈河之畔.只剩下寶哥哥「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了無生趣.那個為他寫詩,為他落淚的女子,那個雨夜為他拿玻璃繡球燈的女子,那個笑說「我們豈不是畫上畫的漁婆漁翁「的女子,那個一到怡紅院就先翻他所看的書,所做的詞的為他操碎了心的女子,永遠的從他生活中消失了.繁華落盡,世間種種,終必成空.怡紅公子也終於了誤,履行他的誓言,出家為僧.
高鄂安排的掉包計是經不起推敲的.林妹妹也必不可能是在那樣被欺騙的情況下,淒涼的死去.寶釵曾說「怪不得老太太疼你,眾人愛你,如今連我也怪疼你了「.她俏語嬌音,生性率直,還具有很好的幽默感.大觀園裡,是她屢次帶著眾人說笑,給花柳增色,為那個繁華富貴鄉的森嚴之地帶來無數生氣,以及青春的氣息.那樣一身驕矜,一派高貴的仙子一樣的女孩兒,怎麼會說什麼「我的身子是乾淨的「這樣斯文掃地的話?怎麼還會在臨死之前說「寶玉,寶玉,你好......「就此嚥氣呢?那樣疼愛她的鳳姐和賈母,又怎麼會作出「掉包記「這樣的催命之舉?
還有的紅學家撰文說林妹妹是投水自盡的.這種說法令人鬱悶之極.葬花的女子,連花兒都不希望它流到水裡去.因為:「別看這裡的水乾淨,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髒的臭的混倒,仍舊把花糟蹋了.「她說:「那畸角上我有一個花塚,如今把花掃了,裝在這絹袋裡,拿土埋上,日久不過是隨土化了,豈不乾淨?「連花兒也不捨得它落到水裡去,怕髒,何況是自己的身體呢?生於大觀園,死於大觀園,日久不過是隨土化了,這才是她的本意.這也才是真正的質本潔來還潔去.
換個角度說,未婚女子不明不白的投水自盡,是要被萬眾猜疑的.她愛賈寶玉,但是不能說.連湘雲這樣愛開玩笑的人,也不會用這個取笑她.寶釵那樣處心積慮的編金玉良緣的故事,想嫁寶玉,可是,一旦被她的傻哥哥說破,她不是哭了幾天幾夜嗎?封建社會,高門大族的小姐,說她思春,那罪名可是比說今天的小孩們早戀,要嚴重幾千倍的.若是寶玉一結婚,她就趕著投水自盡,那豈不是沒有見識的民間愚婦所為,詩書傳家的林黛玉怎麼會做這樣玷辱門楣的行為?
一部紅樓,真成一夢.加上所謂的紅學家的誤導,更令人無所適從.也許,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具備了一定的資格以後,就可以張著嘴巴不顧事實地胡說八道,將一些荒唐的聯想強加於世人.
而林妹妹仍在世外,臨風婷立.
真是: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日已昏